chinavis2020参会感想
2020年11月1-3日,我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chinavis 2020会议。在世界范围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,大多数学术会议都变成了线上模式(比如pacific vis, IEEE vis等),也就中国国内的会议可以现场进行,令人感到弥足珍贵。会议的具体日程安排,在官网上有(http://www.chinavis.org.cn/2020/program.html),国内几个重点实验室的博客上也都有参会记录,我这里不赘述。重点聊一下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个人感想。
1.可视化 = web前端 = 可视化大屏应用?
目前工业界普遍有这样一种认知倾向:可视化 = web前端 = 可视化大屏应用。诚然目前可视化最受客户认可的应用确实是可视化大屏,很多公司比如阿里云、华为、腾讯等都在做。但这样想无疑将可视化领域狭义化了。
从本质上讲,可视化作为人与数据之间的桥梁,是HCI(人机交互)的继续发展,与图形学、计算机辅助设计、GIS等学科有广泛的交叉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可视化能做的事情很多。
会议中,华为先进技术研究所呈现的工业互联网工具链,其中跟可视化直接相关的如红框所示,包括数据集成、数据清洗、数据分析、业务大屏开发、数字孪生、生产运行优化、报表7个方面。其他不直接相关的领域,如可视化与AI结合,也是目前领域内的hot topic。
那么在工业界,除了可视化大屏以外还可以做哪些纯可视化应用?其一是可视分析系统解决方案,例如工业全流程可视分析,表现多个设备协同的流水线作业。用户只需有限干预并获取全局概览即可,自动化程度更高,可视化效果更棒,学习曲线更平缓。其二是可视化中间件,例如上图所示的前端泛可视化互动界面创作平台,包括可视化引擎、EI行业组件及模板库、2D/3D视图编辑器等。例如蚂蚁金服的antV、百度的echarts都属于这种中间件、类库,用于提高程序员搭建专门应用的效率。
2. 可视化方向的研究生的就业路径?
这个问题是参与可视化方向研究的硕博士最为感兴趣的问题。目前据我了解,可视化与数据分析领域毕业生一般从事以下三个岗位:前端开发岗,图形岗,数据分析岗。这几类岗位各有优缺点。
- 前端开发岗,包括但不限于各种web开发、混合式开发、手机应用开发等等。适应范围最广,只是听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。尤其是最近两年经济增长放缓,传统开发反而更容易生存。
- 图形岗与前端开发岗类似,也是属于技术型开发。一般分为技术美术岗、专业图形岗。其中后者往往是图形学专业人士在做,可视化方向的学生一般从事技术美术。
- 最后的数据分析岗,收入最高要求也高,往往需要从业者具备独立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,同时还要掌握全栈开发能力以应对各种环境下的业务需求。虽然大数据、数据科学炒了很多年,然而遗憾的是数据分析岗最近不增反减,因为对于不是专门做数据分析的公司来说,数据分析岗位并不能每年明显地提高本部门的KPI指标,在经济下行阶段往往成为公司“业务优化”的目标,这点跟网络安全有一拼。
以下是一些招收可视化方向毕业生的知名企业,罗列如下:
- 腾讯,CDC团队
- 蚂蚁金服,antV团队
- 阿里,dataV团队
- 米哈游,主要是技术美术岗
- 上海unity, 主要是图形岗
- 华为 可视化团队
- 海云数据
- 数字观星
- 百度(曾经有个EFE团队2016年前很牛,现在给我感觉是销声匿迹了, 我希望有人能反驳我。)
2020年经济寒流反映到就业上非常明显,现状不容乐观。毕业生最好是早做准备。
3.会议中的热点议题
除了每年都有的科学可视化、安全可视化、时空可视化议题外,今年新出现的金融可视分析议题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量人的目光。然后新颖的人机交互设计、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、可视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、自动化的可视设计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。
4.国内可视化团队交流心得
国内目前有做可视化研究比较厉害的团队,除了北大浙大外,山东大学汪云海老师团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。在会议提问和会后交流环节,可以明显发现山东大学研究生,就能跟北大、浙大的博士侃侃而谈,积极主动且自信满满。
一般而言遇到学术会议,我都会要求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在会上提问至少一次,今年提问三次,也算小有所成。并且发现自己在擅长领域内的提问的逻辑性相对从前而言好了不少。这有赖于汪云海老师团队的激励。
人的一生,不能只考虑自我奋斗,还要考虑历史进程或者称之为环境因素。环境因素不好,奋斗的收益率无限递减甚至为负。聪明人应该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蛰伏并寻找改变环境因素的机会。这是我今年以来最大的感悟。
“chinavis2020参会感想”有 1 条评论。